2.05.2016

烏魚子與酒

烏魚子 

台灣過年圍爐的年夜飯、喜宴、桌菜,或是南部傳統的辦桌裡,常常可以見到像熟透柿子深橘紅般顏色的烏魚子切片上桌。表面用少許米酒或是高粱酒濡濕後小火炙烤,魚卵的油脂香氣撲鼻後切0.3~0.5公分的厚片,佐以蔥白段、白蘿蔔或是水梨切片,那令人難忘地豐腴口感無可比擬,絕對是頭盤冷菜中的貴族。 烏魚子顧名思義就是來自烏魚的魚卵,而烏魚(Common mullet/ Striped mullet,學名:Mugil cephalus)則屬於鯔魚科(Mugilidae),為生長在溫帶或是亞熱帶出海口附近的半海水河口性魚類,有產卵洄游的習性,並因背部黝黑而得名。台灣新竹以南至屏東、恆春沿海在每年冬至時節所捕獲的烏魚其實是在大陸東部沿海成長的烏魚,每當寒流來襲,河水溫度降低後注入海水,使得在海口生活的烏魚群往南方溫暖海域避寒並且產卵。台灣捕撈烏魚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明代左右(西元十七世紀),當時官方除了徵收捕撈烏魚稅,並且有數量限制的規定,與現今提倡的海洋永續經營理念相似!烏魚在生殖季節的肥大卵囊(雌魚)具有高經濟價值外,烏魚膘(公魚的精囊)、烏魚腱(胃部)、烏魚肉等等皆可處理食用。目前因為濫捕的情形嚴重,漁獲數量有逐年減少的趨勢,所以每逢農曆年間的高需求期,野生烏魚子的價格便水漲船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除了野生捕撈之外,台灣也有不錯的烏魚養殖技術。
也許烏魚子成品的價格牽涉太多複雜的市場機制與需求,但其實製作的方式卻相對地簡單很多。只經過取卵、洗淨、鹽漬、脫鹽、整形、曬乾等單純的步驟之後(當然,每個步驟都有其相對深奧的學問與手法),便能獲得宮殿般華麗的美味。烏魚子的風味除了鹹味、乾燥的魚油、海潮味、濃縮卵磷脂以及乾燥的時間風味之外,烏魚子的口感也具有十足地彈性與黏性。最簡單的美味也只需要簡單的料理手法,台灣料理烏魚子的方式大概有:酒煎、酒燒、乾烤與油炸四種,並且以蔥白、白蘿蔔、水梨、蘋果等不同的佐食來搭配食用。這些少許的嗆味、甜味與酸味都可以再提升烏魚子整體的風味。 

西班牙雪莉酒(Jerez/Xeres/Sherry)仍是我心目中搭配烏魚子的首選,只是雪莉酒種類繁多,而最普遍的Fino或是Manzanilla兩種類型卻不是最適合的。這兩種類型的雪莉酒在橡木桶培養階段會在酒液表面長出一層白色稱為flor的酵母菌,與酒精發酵的酵母菌不同,flor的酵母菌並不以糖分為食,反而是以葡萄酒裡的甘油與氧氣等為養分。所以當葡萄酒裡的糖分被酒精酵母吃盡,而帶來酒體厚度的甘油也被flor食畢,使得Fino與Manzanilla酒體雖然細緻優雅,卻也極其清瘦(應該像是瘦到只剩皮包骨的林黛玉),即便flor最後會作用成許多酯類,卻仍無法與烏魚子的魚油厚度取得平衡。另外一種稱為Oloroso的雪莉酒才是解答,與前述兩種類型不同的是,Oloroso一開始就是後段班放羊的孩子。當口感、香氣太過粗糙,不夠細膩;或是flor酵母遇到某些特殊情況無法繼續存活的時候,釀酒師就會讓它成為Oloroso。因為口感強壯厚實油滑(沒有受到flor的作用),也無殘留多少糖分,夾著榛果、楓糖、煙燻、醬油等香氣,因此可以與帶有海水風味、鹹味與似乎具有彈性的油脂感烏魚子匹配。 另外法國東邊靠近瑞士的侏儸(Jura)地區,除了著名的Vin de Paille(麥稈甜酒)外,也生產香氣口感接近雪莉酒的獨特Vin Jaune(黃酒)。
雖然酒色與中國的黃酒類型差不多,接近琥珀顏色,但是Vin Jaune可是完全由Savagnin葡萄品種釀造而成。甚至在培養的過程中也仰賴與雪莉酒類似,生長在酒液表面的白色酒花,此種半氧化式的過程依舊會帶給葡萄酒不少新鮮堅果與乾燥水果風味。Vin Jaune與雪莉酒最大的差異在於年份,Vin Jaune都為單一年份,而Oloroso則無生產年份(混合不同年份的Solera系統),另外還有酒精濃度,前者是普通發酵酒(不超過15%),而後者則是加烈酒(17~22%),所以在品飲溫度上得稍微注意。一般來說,加烈酒因為酒精度高,適合稍微冰鎮些約13~14度飲用,而Vin Jaune則可以稍微高一點,品飲溫度則在16度左右。


圖說:法國Jura產區獨特珍貴的黃酒(Vin Jaune)
  201305081D0040


原載於典藏投資2014/03月號

12.13.2015

La Saison de l'Huître

huitre
  大海的珍珠 – 生蠔

一般說來,在法文月份中有R的月份都是可以大啖秋肥生蠔的時節!所以生蠔季節傳統上可以從九月Septembre、十月Octobre、十一月Novembre、十二月Décembre、一月Janvier、二月Février、三月Mars一直吃到四月Avril,但現今養殖技術發達,其實整年都可以供應。不過順應自然節氣的還是最為肥美,或是北半球的夏天可以換吃南半球正值冬季的澳洲生蠔或是紐西蘭生蠔。

生蠔通常養殖在河口與海洋的交界處,藻類與浮游生物豐富的地區,因為生蠔以此為食。不同地區有不同種類的藻類與浮游生物,也造就了生蠔身體顏色不同的結果。像是法國布列塔尼著名的貝隆地區因有豐富的綠硅藻,所以貝隆生蠔(Belon) 身體通常會呈現淡淡的藍綠色。

以生蠔殼的形狀來分類可以分成兩種,一是最常見、體型呈現長橢圓的凹型生蠔(Huîtres Creuses),像是目前供不應求的法國吉拉多(Gillardeau)、Fine de Claire、加拿大、美國、澳洲等進口的多為此類。另外一種就是較少見、圓扁形狀殼、價格昂貴的扁型生蠔(Huîtres Plate),像是貝隆生蠔。
食用頂級的新鮮生蠔其實只要吃原味或是最多滴上幾滴檸檬汁就夠了,和著生蠔內的海水一口滑溜的吸入口腔內咀嚼,先是海潮的芬芳和海水的鹹味,接著便是生蠔特有的礦石味和水草碘味,下肚後更會在舌後升起一股類似乳汁的美妙回甘…至於台灣人喜歡搭配的蒜頭醋、五味醬或是美國喜愛的Tabasco酸辣醬,這些味道絕對會壓過生蠔本身的風味,那不如把生蠔煮熟或烤熟再搭配!

正常的情況下,生蠔在離水後會緊閉著牠的外殼,如此狀態下的生蠔大約可以存活四到十來天。所以吃生蠔時,可以先聞一下看看是否有異味,如果生蠔已經死亡的話,衰敗的很快,會發出不討喜的腥味或是類似臭水溝的腐敗味道。外觀或是香氣上沒有異狀,在食用前用叉子尖端輕播一下或是將檸檬汁滴在生蠔肉邊緣顏色較深的外膜處,仍然活跳跳的生蠔會像碰到含羞草般馬上收縮起來,反之如果生蠔是已經死亡的就不會。因此辨認生蠔是不是還活著、新不新鮮也是以此為指標!(在國外生蠔產區應該不會有不新鮮的疑慮,不過如果在台灣品嚐國外進口的生蠔,那麼還是親自確認一下比較保險。)

有許多饕客會質疑爲什麼只有國外進口的生蠔可以生食,而台灣自己養殖的則盡量避免?原因是通常國外的養殖地都位在水源乾淨以及較寒冷的溫帶氣候區,加上出口前必須做的各種生菌檢驗手續,吃下肚子的問題較少。反之台灣目前並沒有上述各項優點與管制,所以仍然建議烹調後再食用,減少衛生上的疑慮。

在法國傳統上搭配生蠔大多會選擇來自羅亞爾河流域(Vallée de la Loire)出海口南特(Nantes)附近生產的白酒Muscadet(蜜思卡得),清爽多酸,香氣直接簡單大方,沒有太多人工修飾的餘地,有時甚至帶點海潮的鹹味,最能表現以及襯托生蠔的原始滋味。只是因為Muscadet實在太出名,以致常常一般人搞混其實Muscadet只是酒名而不是品種名稱。其實真正的品種是布根地香瓜(Melon de Bourgogne),來自夏多內(Chardonnay)的分支,當然,它與另外一個常常釀成甜酒的品種密思卡( Muscat)也完全沒有關係。另外在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Galicia)自治區內,Rías Baixas產區所釀造的阿爾巴利諾(Albariño)白酒也相當合適,高酸度、清脆爽口,無過分華麗的香氣,樸直地可以引出生蠔風味。而連便利超商都會舖貨上架的國際品種白蘇維濃(Sauvignon Blanc),則是隨手可得的超值搭配酒。一般來說,沒有超過新台幣500元的白蘇維濃多半不過經過橡木桶陳年培養,可以展現白蘇維濃最招牌的青草氣息,有些例如像是紐西蘭、澳洲、南非或是智利、阿根廷等新世界產區的白蘇維濃因為土質的關係甚至還有凜冽的礦石風味,和著生蠔一起下肚甚是美味!
其實歸納上述葡萄酒搭配生蠔的大原則是:不要選經過橡木桶培養的白酒。因為經過橡木桶培養後的白酒會有香草、奶油、煙薰等香氣,而口感也相對濃郁沈重,搭配上來自大海的生蠔反而覺得格格不入了。

開生蠔算是一項特殊的技藝,在法國養殖生蠔的地區仍有固定的開生蠔大賽,如何在崎嶇堅硬宛如外星地表的蠔殼中開的準確、不著痕跡地將生蠔撬開得經過不少的練習。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爲從開合處的接縫直接鑽入,不過記得要從右邊,因為貝柱的固定處都在右邊;另外一種是用刀柄更粗厚的生蠔刀從上下殼的關節處直接撬開,關節這裡因為兩殼之間總有不小的空隙,所以可以輕而易舉地利用槓桿作用分開關節同時也沒有破壞蠔殼的痕跡。接著在上蓋貝柱固定的地方輕輕一劃,上蠔殼便分離了。這時在歐洲的做法會利用冰水加入少許白酒以及數片檸檬來清洗殘留在殼裡的細沙、雜質與海水,讓生蠔肉順便吸附少許的檸檬和白酒香氣,最後在裝盤前把蠔肉底部同樣是貝柱固定的地方切斷即可上桌。如果要吃熟的話,可以淋一些奶油白醬(Bechamel)或是蛋黃醬(Sabayon)在生蠔上,前者還可以撒些起司粉,兩種都可以放入上火烤箱烤至醬汁上色即可。

生蠔等級
凹型生蠔以號碼分:No.0 >151g,No.1/111g~150g,No.2/86g~110g,No.3/66g~85g,No.4/46g~65g,No.5/30g~45g
扁型生蠔以圈圈數還有號碼分:000/100~120g,00/90~100g,0/80kg,1/70g,2/60g,3/50g,4/40g,5/30g


Lagar de Cervera Rias Baixas, Albarino 2013
酒說:在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Galicia)自治區內,Rías Baixas產區所釀造的阿爾巴利諾(Albariño)白酒,高酸度、清脆爽口,無過分華麗的香氣,樸直地可以引出生蠔風味。

原載於典藏投資2012/11月號

10.17.2015

Eggs Benedict

66圖一

班尼迪克蛋(Eggs Benedict)大概是最近這幾年,美式餐廳菜單上出現率最高的蛋料理之一。半生熟的水煮蛋加上濃郁帶著明亮酸度的荷蘭醬(Hollandaise Sauce),遇上鬆軟香盈的英式瑪芬(English muffin)。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刻都可以隨時享用而不會覺得突兀,飽足的份量滿足了身體同時也餵養了心靈,這種兼具身心份量的簡單食物還真的難得!

班尼迪克蛋的來源有好幾種說法,一般公認的版本還是出自1969年的New York Times(美國時代雜誌)文章。該文章認為紐約市中的Delmonico餐廳接受了一對熟客夫婦的建議製作了這道菜色,並且最後以這對夫婦的姓來命名。班尼迪克蛋受歡迎的程度當然不只有在台灣,全世界都相當流行,每年的四月十六日還是所謂的National Eggs Benedict Day(國際班尼迪克蛋日)!

不過簡單的美味有時候卻也能引出相當複雜多層次的味道,這對味蕾是好事,但是對於能夠互相搭配的葡萄酒卻不是好消息。先避開蛋白的滋味不說,像是刀子切開水波蛋後汩汩流出半生不熟的蛋黃,黏郁膏狀的口感以及明顯突出的蛋黃獨有味道,很少有紅酒能夠讓彼此交歡。找到口感相互匹敵之後卻還會遇到荷蘭醬大魔王的關卡,口感質地同樣濃郁卻又想欺騙味蕾營造出輕快的酸度,如果來支酸度不足的葡萄酒,那麼即刻像是被芭蕉公主的鐵扇揮到,魂飛魄散不成原形。複雜的除了蛋黃與荷蘭醬之外,內容物的搭配也會影響葡萄酒的選擇。有些人喜歡吃火腿或美式培根、有些人喜歡吃煙燻鮭魚片,素食者可能會炒個綜合野菇來取代肉類!
以佔最多數的火腿或是肉類(煙燻與否)來說,多半會使用白肉,而紅肉的機率較低。就算在家裡自己做紅肉類(像是USDA Prime等級的紐約克或是牛小排),因為食材比例原則的關係,佔比不會很大,並且容易被蛋黃以及荷蘭醬的風味掩蓋。最後反而是煙燻鮭魚的味道會最突出,也影響葡萄酒最多。所以使用鮭魚作為內餡時,或許還是得來杯粉紅香檳(或是氣泡酒)才能順遂。當然,粉紅香檳的價格可以買上好幾百顆上好雞蛋!而其他,只要能搞定蛋黃與荷蘭醬就算萬事太平了。要同時兼具醇厚口感又不失酸度的白酒使人馬上聯想到法國隆河,其中又以強勁架構著稱的Marsanne為首選。雖然酸度不若Sauvignon Blanc那般高亢,但Marsanne經過陳年之後常伴隨著乾堅果以及花香,與蛋黃、荷蘭醬堪稱絕配。接著我們回到北方一點的產區,有法國花園之稱的羅亞爾流域(Loire)。其出產的Chenin Blanc(白梢南)同樣能酸度與口感並蓄,並在陳年之後發展出奇異的蜂蜜香氣,只是要注意某些明星產區像是Anjou, Bonnezeaux, Vouvray, Coteaux du Layon等,大多都是釀造帶著甜味的貴腐甜白酒,所以要看清楚酒標上標有Sec的才是屬於不甜等級。最後不妨可以試試來自西班牙的Rioja(利奧哈)白酒,雖然Rioja以紅酒聞名,但其實主要以Viura(其他地方又叫Macabeo)品種為主的Rioja白酒則有相當不錯的酸度與陳年潛力,雖然葡萄本身的香氣較不明顯,但Rioja喜歡使用橡木桶培養的方式倒是相當適合這個品種,培養出的華麗香氣也能與班尼迪克蛋奏出共鳴。

材料 1人份
1. 水波蛋兩顆
2. 培根或火腿適量(中火乾煎即可)
3. 英式瑪芬(English muffin),可用貝果(Bagel)取代
4. 荷蘭醬汁適量
5. 配菜可搭配煎馬鈴薯塊、炸薯條或是現拌沙拉

做法
荷蘭醬(Hollandaise Sauce三人份):
1. 蛋黃兩顆
2. 新鮮綠檸檬汁一茶匙
3. 鹽、胡椒適量
4. 牛油120公克
5. 黃檸檬皮碎適量

將牛油融化成為透明液體狀後上蓋保溫備用。準備一小鋼盆,倒入蛋黃與檸檬汁後,將鋼盆放在水小滾的鍋子上。利用水蒸氣的熱度均勻地加溫,此間不間斷地用打蛋器來回劃8字型將蛋黃液打至濃稠狀。接著一點一點地緩緩加入液體狀的牛油,持續打發至慕斯狀。使用前再加入新鮮檸檬皮並且用鹽、胡椒調味即可。
原始的荷蘭醬酸度很高,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檸檬汁的份量可以依照個人喜好調整。荷蘭醬現做的風味最佳,如果時間上來不及,可以提前30分鐘做好封上保鮮膜置於溫水中備用。

水波蛋(Poached egg):
水波蛋看來簡單,但是形狀要煮的漂亮與熟度拿捏恰好兼具卻是有一定難度。使用一小深鍋裝大約10公分深度的水,煮開後轉小火。加入四湯匙的白醋後用湯匙順時鐘攪動行成小漩渦,將新鮮雞蛋打在小碗內(同時也淋上少許白醋),接著慢慢地將碗內的蛋輕柔地釋放進水流裡。蛋白熟透成形後即可撈起。要煮的漂亮最好一次煮一顆就好,水超過10公分深並且攪動水是為了要讓整顆蛋能在水中不會碰到鍋底,加入醋是讓蛋白能加速凝結。

荷蘭醬汁可以提前做好備用,接著烤瑪芬,煎肉類內餡,最後再煮水波蛋。蛋好了之後即可淋上醬汁食用。


Lopez de Heredia Tondonia reserva 1996 Rioja

圖:Rioja著名的雖然是紅酒,但其實以Viura為主釀成的白酒也有不錯的酸度與陳年潛力。

原載於典藏藝術2013/04月號